点击阅读英文原文
一项研究表明,博士生的超常智力水平使他们过着“炼狱般的”生活,因为他们追求不大可能得到的理想工作、拒绝更为现实的职业、并认为这是一种失败。
“学术退圈”(quit lit)是人们宣布离开学术界的一个说法。针对“学术退圈”的一项分析表明,许多职业早期的学者都是自己“优于数据” (above the data)大脑的受害者。
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对学术工作坚持不懈的艰苦追求。迪肯大学(Deakin University)的生物伦理学家埃维·肯德尔(Evie Kendal)说:“在这种情况下,不管你跟一个人重复说多少遍没有职位空缺都没用。”
“他们一直认为自己终将成功,因为他们过去总能成功。”
这一研究刊登在《高等教育研究》(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)期刊上。作者研究了在80篇关于“学术退圈”的文章中重复出现的、能表明作者经历趋势的单词和短语。
肯德尔博士引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“优于数据”一词,说这代表了总是超出学术预期的人。
她说:“他们被告知:‘你不可能一直都处在领先地位。如果你在高中拿90分,到了大学就只能拿60分。’而这些学生在大学仍能拿到90分。他们最终拿到博士奖学金,并在大多数情况下偶然获得学术工作。”
一位作者将职业早期的学术界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情景——一名上尉告诉士兵,战死沙场的可能性是99%,而“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会是活下来的那个”。
在这些总共114902字的样本文章中,提到了16次“地狱”、31次“哀悼或悲伤”,并以各种形式提到“损失”、“痛苦”或“受伤”达138次。
分析还包含8个“留下的理由”——人们用此来证明自己留在学术界的决定是合理的,并常常劝说退圈的人也这样做。
有人说,学术工作“比大多数工作要好”,并把“学术退圈”者描述为“想让别人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抱怨者”。他们甚至把别人赶离学术界,利用退圈行为为自己减少竞争者。
分析还找出了样本中出现113次的“行业”一词,并以各种形式提到“学术工作的代替方案”达119次。“学术退圈”的作者们称赞这些代替性工作的影响力和“现实世界的价值”,并称学术界是与现实“脱节”且缺乏创意的。
但那些转而从事替代性事业的人必须克服一个不断强化的偏见,即非学术工作是“劣等的”,并浪费了他们的才能。一位人士写道:“在我被灌输的观点里,认为‘要么留在学术界,要么就得去做汉堡’”。
john.ross@timeshighereducation.com
本文由陆子惠为泰晤士高等教育翻译。
后记
Print headline: Young academics ‘victims of their own brains’